御书阁 >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 第六十章 洪水

第六十章 洪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

御书阁 www.yushuge.cc,最快更新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最新章节!

    林大太太到底没和离成,至于过程是怎么样的,林熙菡却是不知道的。

    林翟氏本来带着她们几个是为了给林三太太下面子的,可林韩氏丢脸没丢多少,却听了丈夫死不悔改的怪癖,一气之下提出了和离,场面是一阵鸡飞狗跳。

    林二老太太迅速反应过来,将小辈一溜地让林韩氏领了出去,她将林大太太、林大老爷喊进了屋子。

    林韩氏领了几个孩子回了园子,问了几个丫鬟屋内的事儿,也没再说什么,很是教训了韩嬗雅,挨了顿罚,关了禁闭。

    当然幸灾乐祸地林熙菡等人也没逃过挨禁闭,都是罚禁闭二十天,各在各屋内反省,背家规。

    林韩氏大概也清楚些事儿,当日屋里执勤的丫鬟婆子通通挨了二十大板子,罚了两个月月钱。

    林府出了大事儿,家宴自然开不得的,林熙菡在禁闭出不得门,族学、闺学也没去的成,等林熙菡出来的时候,林大太太早就病重,去别院修养去了。

    林熙菡心里门清,林翟氏一大把年纪了,孙女都是有的,两儿两女,平日里又没什么大错,外面名声也是不错的,这突然和离,还不是坏了林府名声。

    再来翟林两家结两姓好,快百年的老关系了,哪里能让一个老姑奶奶坏了两族关系,何况林翟氏一把年纪了,和离了去哪里啊。

    许是,林熙菡与这学业还真无缘,二十天刚过,便传来潮汛,大水的消息。

    林家老宅考虑到连续多日暴雨连绵,水都快漫过河堤,若是再下上一两日,绝对会决堤,发洪水的。

    便组织家仆,将各房主子和财物遣到山上,避开洪水。

    林二老太爷原先得了薛家兄弟的消息,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不过小心谨慎惯,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早早做了些准备,现在林家老宅的人很是庆幸。

    庆幸的人,不止林二老太爷子,还有薛家兄弟和林熙菡,更是河道总督这些官员们。

    薛家兄弟早早通知了河道总督崔大人,虽是未曾得到一线关注,好歹碍于薛林二族的权势,又有几分当官的谨慎机敏,崔大人和河道一些官员们还是早早做了防洪准备,疏通了百姓,组织了防洪,更是将几个溃堤,提前加高修缮了。

    现在这些河道官员和当地知府看到漫过河堤的洪水,泪流满面,好在提前疏通了河道,炸了几个疏水道,加高河堤,不然便是又是一场大水无情,黎民遭殃。

    “薛三哥,你怎么来了?防洪还顺利吗?”薛三爷薛翔到来,林熙菡还是很高兴的,她来林府,就一直被关在屋子里,得不到外面一点消息很是烦闷。

    “还行,我们提前做了防洪准备,疏通百姓,今年洪水虽大,但不会有人员伤亡,又炸了几个入海河道,这大水排水也快,洪水也不会再各州停留太久,水面也不会太高,各家各户除了家当被淹没损坏,屋子也是不要重建的。你们大概再过两三天便能回去了。”薛翔声音有些愉快,他们两兄弟大半月奔波,好歹有了收获,更重要的是救了黎民百姓,符合薛家家训,济世天下。

    “噢,这么快。”巧儿听薛翔的话,有些激动,这断日子呆着山上,吃着干粮杂面,早就憋坏了,“这下好歹能够喝口热汤了。”

    林二老太爷早做了防洪准备,山上准备了充裕的食物干粮,但这洪水什么时候退,还是很难说得清的,到底是先紧着主子吃喝,奴才们不过是干粮杂面混着。

    林熙菡虽然心疼她们,她不过一个外房的,平日里她用度又未曾短缺,又不只针对她房里伺候的,说句实在的,她房里用度比别房还高上两三分。

    林熙菡平日里也只能将自己的用度赏赐些给下面的,就这样量还是少了些,馋的屋里伺候的丫鬟天天偷偷摸鱼儿吃。

    林熙菡也没训斥巧儿失礼,兰嬷嬷瞪了一眼巧儿,吓的巧儿不敢再吱声,频频朝林熙菡望去。

    林熙菡知道屋里人意思,暗笑了一声,对着薛翔问道,“不是说太湖的水都漫了吗?太湖那么大,这每寸地儿的水怕是不好排吧。”

    “呵呵,原先倒是个麻烦事儿。但家父给崔大人推荐的河工早早就提出了堵不如疏,让各地提前多挖了几个水道,又炸了几个弯曲的泄洪口,重新改了水道,才这边排水快的……”

    薛翔眉飞色舞地讲了这次提前防洪改水道的过程,说了几个名词,林熙菡是听不懂的,倒是屋里的丫鬟婆子听得渐渐有味,惊呼连连,惹得薛翔说的越发细致。

    兰嬷嬷见了给林熙菡使了个眼色,悄悄道,“咱们又没遭洪灾受罪,薛大人没事也不好来内阁的,怕是为了灾后的事儿。”

    林熙菡听了,心中有数,点点头,“这洪水便是防了,农田怕是淹了不少,就算苏州是双季稻,又大多早早做了抢收准备,农户损失也是严重的。”

    “可不是。这天灾人祸的,老百姓一丁点都是折腾不起的。”

    季嬷嬷虽是家生子放了良的,但外面接触多了,也感触颇深,心里暗自认为一般老百姓过得日子还不如跟着主子家来得舒坦。

    当年她便是心底不愿意放良的,却抵不过当家的心高,最后这般下场,还是应了那命儿。

    林熙菡不知道季嬷嬷想法,知道了也是很难回答,季嬷嬷当家还是相当远见的,她家孙子的确是个读书种子,不然林玉煊也不会那般为她家放良用心,安排她孙子读书。

    可各人追求不同,想法也是不同的,不能说季嬷嬷有错,也不能说她对。

    薛三爷在林熙菡屋里说了老一会儿,又絮絮叨叨地交代了林熙菡好好照顾自己,却来的事儿一字未提。

    林熙菡见薛翔心里急得直挠,可嘴里说不出来,面上犹豫不决,很是为难,暗叹一口气,若是薛二爷来了就好了,薛二爷来了林熙菡还能置之不理,装傻到底,但薛三爷心善的,她不愿让薛三爷为难,何况薛家既不是为了利也不是为了名,不过基于本心做善事罢了。

    “薛三哥,你来有什么事儿吗?薛二哥交代了什么事儿了吗?”林熙菡问。

    “没什么大事儿?”薛翔扫了两眼屋里丫鬟婆子,林熙菡会意让惠儿几个小丫鬟头出了门,季嬷嬷给拉上门,站在门外看着。

    兰嬷嬷给薛翔续上一杯新茶,薛翔喝了一口水道,“这往年也不是没有大雨,但姑苏地儿五六年没大洪水了。今年不知道为什么市面上粮价又高,江南两熟地儿百姓早早将陈粮早稻都卖了出去。现在这一遭灾,百姓家里的种子米粮都遭了灾,灾后栽种是个问题。”

    “是卖出去的粮食都没个再售卖的吗?”林熙菡问道。

    “是啊,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概去年开始各地这粮食就早早被抢购了,便是这发洪水,也未曾见有商船往两淮地儿运粮的。”

    薛翔心中也是奇怪的,去年市面上粮买的快,价格也只是贵了一钱,没有碍着各地民生粮价,这几年又风调雨顺,出了好多酒厂,所以朝廷也没关注,不过当商人作祟,制定了限酒令,来平衡了一翻。

    今年早稻又被商户抢收,到底朝廷税收占大头,也没怎么注意。

    两淮水灾,上奏朝廷,朝廷赈灾出了部分米粮,更多出了银钱,让去收购,可收购了才发现市面上买卖的粮食未曾有想象多。

    朝廷又颁布了平衡粮价的法令,那些子地主大商贾也未曾买卖,更主要的是大米商们库存的确和往年一样。

    这下子当今和朝廷才重视起来,可重视对两淮现如今的情况还是不顶用的。两淮抢种时间上等不及的。

    “你二哥道是妹妹手下有个商行,走的海道,能买些南岛海外的粮食……”薛翔说完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好像有些企窥孤女父辈私产似的。

    兰嬷嬷听了心中有些不快,薛家这办事儿怎么的,还打听义女父辈留下的私产不成,着实让人瞧不上眼,斜了薛翔两眼。

    薛翔也是羞愧,自家二哥的癖好,谁和薛家接触,他都要摸个底朝天,实在不是什么君子所为,相当不体面,现在更是上门问私产。

    “妹妹,不是薛家企图你的私产,而是想要让你们走些粮食来,我二哥说,那些商人不卖粮食,怕是又更大的利益,更大的灾难,才这般的。”

    薛翔急辩道,“这买粮的银钱一分也是不少的。”

    薛翔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银票。

    “薛三哥,你这是做什么。”林熙菡将银票推给薛翔道,“我不吭声,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不能。”

    “那商行是我母亲的嫁妆,如今我还小,便是家里人管着的,我也是做不了主的。”林熙菡话一落,兰嬷嬷脸上露出了笑意,崔诗韵的确有个商行,做的却是南北通货的生意,里面也有些米粮贸易。

    薛翔不明就里,心里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不想为难林熙菡,又觉得回去很难面对哥哥。

    林熙菡见薛翔为难,心里暗想还真是伤不起的老实人,“薛三哥,薛大人认了我做义女,哥哥也是我的哥哥,薛家的事儿也是我的事儿。如今若是用到了九娘,九娘也该出分力。我想让我母亲嫁妆中的商行托付给薛家哥哥们托管一二。”

    薛翔原先林熙菡怕是不愿意的借口,现在坦荡说了这话,心里又羞愧,便道,“如此这般,便谢过妹妹了。只是……”

    薛翔想这托管义女嫁妆大胤朝也是有的,按照大胤朝的例儿,无父无母的孤女,父辈给认领了义女,一般义父家等同原家有教养义女,置办嫁妆的义务,也有托管未出嫁的孤女嫁妆的权利。

    大胤法律孤女母家遗留嫁妆都是三房监视的,嫁妆清单于衙门备案,母家一份,父家一份。

    至于嫁妆留在父家,还是母家,或存在银号都是随各家的。

    有上红契义父义母的,更是嫁妆单子也要留一份义父家的,将来添妆也要根据原清单添加,不能违律出丑的。

    更有父辈担心孤女被欺压,大多数单子是四方共存,嫁妆却是一半留在银号,一半留在父辈放心的义父家的。

    薛翔心里犹豫,觉得好像有些不妥,但想着又不曾违例失礼,本来九娘年纪小,自己又不会侵吞也侵吞不了林熙菡的嫁妆,替她管着也是应该的。

    “好,就这么办吧。”

    兰嬷嬷一笑,暗想这小姐的嫁妆留在京城国公府,怕是那贪财好利的大太太这侵吞的事儿还真做得出来。小小姐到底是林家人,也是不好揭发国公府,不然世人闲言碎语也经不起的。

    可薛府不同了,不过是个义父家的,单子在三处,崔林两家人还活着,碍于情面也不会让薛家侵吞的。何况薛家原先没问这事儿,就没打算接收这烫手山芋,这嫁妆中的产业,管得好增收了是应该的,管得不好,薛家便被怀疑侵吞了产业,损了名声。

    林熙菡心里是不愿意折腾老实人的,这要是薛二爷在,万万是不答应的,可从林祥寄来的信儿,怕是等到自己回了京城,这崔诗韵嫁妆铺子里的人都变成了国公府大太太的人了。

    往日还是帮衬些薛家人吧。

    “三哥,这我写封信给你和二哥,毕竟这铺子商行里的管事儿,你们也是不知道的。”林熙菡想想顺便也将林玉煊那个私产上的商行管事写了上去,“这两个管事都是母亲的商行管事,一个管内地的儿,一个管着南岛外海事儿。”

    薛翔也不是什么心细的,他扫了一眼,便将信件塞到了自己怀里,便道,“妹妹,这次我来,除了商行的事儿,更主意的是家父遣了一对家丁,用来护住你的安全,你二哥觉得这一年怕是大胤都是灾祸连连,再说林家宅门大院的是非多。”

    薛翔说完将信件递给林熙菡,林熙菡见了都是薛虬殷切的关心嘱托,信末才淡淡交代了一队人马,给林熙菡用于平日里出外安全,更多用来外面使唤的。

    林熙菡心里有些淡淡感动。

    “他们如今都在山下扎营,听从你调配。”薛翔说完给林熙菡递了给令牌。

    林熙菡看了一眼令牌,道,“这对家丁原是军营的。”

    “原是乡户,都是立过大功的,但这朝廷不是那英勇善战的好兵就能一直厮杀战场的。他们各地服徭役的乡兵,虽是骁勇不凡,但没权没势的,又没什么特别大的贡献,很难升任官员,战时多去,身上又有些暗伤,便退了下来。父亲舍不得这些老兵,便收用做了护卫家丁。”

    薛翔叹息不已,林熙菡在薛家待久了,也知道些大胤兵制,乡兵除非大功,一般功劳不过是些银钱,难升任官员。

    再者大胤兵员珍贵,上战场乡兵都是炮灰。用最差的武器,吃最糟的饭菜,得最少的兵响,却做最危险的任务,冲在最前头,死得最多,得不到军功升不了官。

    故大胤有服兵役,十死九生,生者十有九残,半活半佛。像王大人那种能够从服徭役从乡兵调到府兵,最后还年少为官的简直是少有的传奇,堪称福星高照,这也是为何王家对韩家忠心不二的原因。

    韩副总兵的确称得上王大人的伯乐、贵人。

    林熙菡听了心中对薛虬感激不已,这些老兵的确可遇不可求,便提醒薛翔道,“薛三哥,那个我家下人在惠州便发现了有个京城商行,很是奇怪从去年就开始到处收购粮食,而且好似早早知道了胶州匪祸,提前做了胶州匪祸的买卖。……”

    林熙菡细细与薛翔说了那商行事儿,又让兰嬷嬷唤了安伯等人过来给薛翔叙说了一些细节。

    薛翔听了也很是凝重,他想得多,若是这商行是祸乱朝纲的人置办的怕是大胤大祸,便又重新问了安伯一些事儿,心下焦急的想要和哥哥汇报一下,去查探一下这商行。

    “九娘,三哥还先行了,有事让队长陈英通知我。”

    “这商行不管是不是些为非作歹的人开的,他这种发灾难财的商行的确不是什么义商。我家商行便是从南海外岛运了粮食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特殊时候还是该做些特殊手段,大不了日后再扶持他一把。”

    林熙菡提醒薛翔,她心中有种感觉这个商行的主人绝对和胶州匪祸有关,特别是林氏夫妇的死绝对和他脱不了关系。

    “知道了。”薛翔心里清楚,接过安伯手中的资料,匆匆赶了出去。

本站推荐: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神级龙卫农家小福女神级强者在都市超级保安在都市神秘老公惹不起都市极品医神我的微信连三界豪婿回到地球当神棍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阁只为原作者旻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旻宁并收藏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