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阁 > 农学大师在古代 > 69.报应来了

69.报应来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

御书阁 www.yushuge.cc,最快更新农学大师在古代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首发网站为晋~江~文~学~城!请支持正~版!

    黎明的时候, 街上人声渐起,慢慢开始热闹起来了。

    吃过早饭后,知州来汇报了,赈灾粮食所剩无几了,米价却是在不断地涨高。白亦容冷哼一声,说:“凡是囤米者,试图提高米价者, 杀无赦!”

    有了这句话,知州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白亦容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所以让许义天跟着知州,去揪那些囤米的人。

    “只需杀鸡儆猴,吓吓他人便好,不用赶尽杀绝。”白亦容吩咐道。

    当天,知州带着许义天等人端了米价涨得最厉害的几家, 将那些商人投入监狱, 这些商人才消停了一些。

    白亦容又唤来知州,说:“你去找几个可靠的人来,我有事要办。”

    知州愣了下, 问:“白大人有事吩咐在下就可以了。”

    白亦容说:“你去找人来, 我有件事需要你来办。”

    知州不解道:“白大人有何主意?”

    白亦容不好解释这个主意,便说:“你先照做, 等再多一段时间, 你自会明白了。”

    知州虽然心有疑惑, 不过也不敢小瞧眼前这位年仅十三岁的钦差大人。他可是见识过他手下人抓米商时的那股狠劲,能有这么个下属,恐怕本人也不会太简单,久浸官场的知州直觉地认为最好不要得罪眼前这个钦差大人。

    不得不说,他的直觉,亦或者他看人的眼光是准确的。白亦容虽然看着年少,但是行事十分老辣,不是普通少年可以比拟的。

    知州的动作很快,找来了三个说书的,由许义天代白亦容出面考量这些人是否可用。

    却见这些个人个个言辞谨慎,神情谦恭,看着倒是像安分的人。

    许义天问了几个人:“你们都是在茶楼里说书的?”

    几个说书先生纷纷点头应是。他们还觉得奇怪呢,他们三个人彼此算得上是竞争对手,却同聚一屋,说起来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许义天说:“我要你们这般做,只需在说书结束后加上这段话便成……”他说出了要他们加上去的那段话。

    几人闻言皆是大吃一惊:“此言是真是假?”

    许义天面色一冷:“这话不管真假,只要你们做了,那么每个人将有一两银子作为奖励。这只是定金,如果传得整个肃州都知道的话,还有一两银子给你们。多余的话就不要问了!”

    几个说书先生面面相觑一番,都闭紧嘴巴,不敢再问,只道明白。

    知州找来的人果然可靠,不出几日,这消息便传得满城风雨。

    都道是如果资本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即便被抓了几个人杀鸡儆猴,仍旧有大批米商想要发灾难财。

    此时此刻的肃州是有史以来粮价最高的时候了。

    那几个带头涨价的米商被抓了以后,李四和其他米商观望了几天后,有些蠢蠢欲动,然而,却下不了决心。

    李四是肃州的一位米商,这天,他来到了飘香楼,找了个座位喝茶。却听得台上的说书先生抑扬顿挫地结束一段故事后,又加了句话道:“诸位,咱们来说说近日来的米价,都说肃州的米价贵,咱们来说说隔壁州府端州的米价,据说已经涨到了一斗三百文。”

    李四大吃一惊,不由得站了起来。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其中油水就太丰厚了,只宜早不宜迟,他立马出去打听消息,果然听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不仅在肃州,白亦容还在其他州散布这等谣言,一时之间,这谣言传遍了大半个燕朝。

    那些商人果然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蚊子一样,疯一样地赶往了端州。运用市场的杠杆之手,白亦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由于大批米商赶往端州,供过于求,端州米价在短短几日内就迅速狂跌,此时,白亦容又借机低价购入了大批米,用以赈灾。这样子,这些米又能撑过一段时间。

    至于肃州这里,由于价格越发地抬高了,又有米商赶过来,过了段时间,肃州的米价自然就降了下去。

    知州对白亦容的这一手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所有人玩于股掌之间。要知道,这位可是才十三岁的少年啊!

    难怪皇上会派一个如此年轻的少年郎前来赈灾!

    而与此同时,白水寺方面也给出了回应,住持答应修建寺庙,弘扬佛法。

    但是,这远远不够,白亦容将附近大大小小的寺庙都走了个遍,不知情的都以为钦差大人在拜佛求雨。

    半个月后,各大寺庙纷纷招募劳工来修建房子。

    而且劳工招募公告指明了,要青壮年,这样子也给他们一点活儿干,避免了这群流民主力造-反生事。

    不多时,这个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肃州。为了避免那些非灾民来抢活儿干,白亦容还跟寺庙联合出台了一条规定:必须拿牙牌登记,只有灾区的人才可以来寺庙做工。

    不仅寺庙如此,知州更是说服整个州的官吏修缮官吏住房和粮仓,将所有劳动力都号召起来干活。

    虽然给的工钱不多,比非灾年时还要少,然而却是管饱的。就这一点,足以让那些穷苦百姓动心了。

    这就是变相版的以工代赈,只不过前世大多数人都是召集民众修建水利工程罢了。这法子还是跟前世范仲淹学习的,当时,范仲淹赈灾的时候也是说服寺庙借机扩大,顺便造福百姓。

    不知道是谁传出去,说这是钦差大人游说寺庙出资招工,整个灾区的人对白亦容那是百□□赞,感恩戴德。

    时间一日一日地过去了,很多农民找上门来,说要试验白亦容说的那个砂田法。

    现如今,白亦容说话的分量那可是比当初刚来的时候重太多了。第一次给这些农民上课的时候,这些人个个不以为意,只将他当作木头来看。现如今,这些人却都求上门来,要求白亦容帮忙看看自家的砂田是否有不当之处。

    老汉大力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由于白亦容事务繁忙,所以他便委托老汉大力去帮忙那些人家整出一块块砂田来。

    大家都是有从众心理的,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不花一个月的时间,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田地被整成了砂田。

    这砂田,不过是一层石子铺在土壤上。下雨的时候,雨水便会沿着石缝下渗。出太阳的时候,石头又可以避免太阳暴晒导致的土壤水分被大量蒸发。所以说,这种法子可以对土壤保湿保温。

    皇宫内,永和大帝勃然大怒地将折子摔在桌子上:“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刺杀朕的钦差!”

    李勇德等人趴伏在地,瑟瑟不安,这皇帝有多久没发火了。

    永和皇帝背着手,来回走着:“左相那个老头子,得好好查查这事跟他有没有干系。”

    李勇德偷偷抬起头来,见到永和皇帝脸上满是逆鳞被触的愤怒,心里暗暗为左相抹了一把汗。

    看来,左相早晚要倒霉的,只不过是早或晚的问题而已。

    皇上也不见得对白亦容有多厚爱,只是借此机会,发泄早年对左相的不满而已。换而言之,白亦容就是个引子。

    就算不是左相,这事也触及天威,毕竟白亦容可是代天赈灾,代表的是天子。

    永和皇帝转了一圈,寻思着那凶手目测也找不到了,事情都过了这么久,据奏折上称,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想来找是找不到谁指使的。

    是谁想让朝堂这趟水搅浑,好趁机摸鱼?

    永和皇帝冷静下来,又思考起来了。

    话说白亦容在肃州一呆就是一个月,这个月,整个肃州由原来的百废待兴走向了蒸蒸日上。接二连三的几场雨让百姓们将白亦容奉若神明,砂田法虽然效果并未立竿见影,但是也渐渐有了起色,民众发现往日一种就枯死的麦苗居然还能撑那么久。于是,百姓们奔走相告,想来不需多长的时间,这里将会是一片砂田区。

    临走前,白亦容又挨个村子挨个村子地召集农民,吩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砂田每铺一次砂石,过三十年后便会砂田老化,不能继续种了,得重新铺砂石。

    白亦容说话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得比任何时候还要认真,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

    待得一切安定下来,白亦容才准备回京城,离开那日,万民相送,那知州更是一路将他送到了肃州边境。

    许多百姓送来了这两个月刚刚成熟的瓜果,更有送鸡蛋的。白亦容明白,他们现在也不富裕,可以说很穷,但这是最真切的礼物。

    不过,白亦容却是一样都没收,见众多百姓还要推辞,他便高声道:“诸位勿再推辞,这些瓜果得来不易,可以助大家度过了这次饥荒。诸位的心意,我心领了,东西都拿回去吧!”

    所有人都愣了下,最后还是知州站出来道:“东西都拿回去吧,你们的好意,白大人已经心领了。再说,带着这些东西,白大人也不好赶路。”

    于是,诸多民众这才拿回自己的东西。

    目送着白亦容的马车远去,几个村民高声道:“白大人一路珍重!”

    白亦容坐在马车里,微微一笑,心里却是暖暖的。

    白亦容又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在家里画图,算是曲辕犁的模型,具体的只有跟铁匠当面说才能解释清楚。

    他在家里画曲辕犁制造图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伴随着一个喊声:“少年郎,在吗?”

    白亦容放下手中的炭笔,走了出去,开了门,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陌生妇女正在冲着自己笑:“少年郎,我来是找你借牛的。”

    白亦容皱了皱眉,自己跟这人又不熟,他来借牛?

    他挑了挑眉,正要拒绝的时候,这个妇女忙说:“我是你对面的邻居张铁牛的,姓秦,家里实在是穷,买不起牛,这才找你来借牛的。”

    白亦容想了想,对这女人根本就没印象,便摇了摇头,推辞说:“我这几天还要耕地,没办法借给你。”

    这女人脸色一变:“你不是已经耕完地了吗?”

    白亦容心里不悦,不过还是客气地道了声没有,就关上门了。门外那女人吃了个闭门羹后,叉着腰,朝着地上唾了一声,一边走一边骂着,嘴里很是不干净。

    白亦容庆幸方才没有将牛借给这种女人,不然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折腾呢!

    张秦氏回到家里,犹自不甘,骂骂咧咧又添油加醋地说了今日的事情,她的两个儿子血性方刚的,一听白亦容当自己的亲娘甩门,当时就怒了,囔囔着要给他一个教训。

    直到张铁牛瞪了他们一眼,他们才渐渐住嘴了。

    是夜,一颗星子也无,天空黑得跟一个洞似的。

    经过这些时日的调养,大黄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约莫是白天睡得太久,晚上它不睡觉,就蹭着白亦容的脚,呜呜呜地直叫。

    白亦容早就睡死过去了,胸口随着呼吸一起一伏的。

    这时,大黄猛地警醒起来了,竖着尾巴,朝着门口汪汪汪地大叫着。白亦容打了个激灵,从梦中惊醒,然后同样看着门口。

    他忽然想起了门外的牛,赶紧草草套上鞋子,打开门冲了出去,碰巧撞上了这一幕——两个黑乎乎的人影正在牵着他家的牛。

    由于永和皇帝吏治清明,所以民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以白亦容放心地将牛拴在屋外。不曾想,今晚一来就来了两个贼。

    大黄窜了出来,冲向其中一个贼人,一口咬住他的小腿,疼得他嗷嗷直叫,举起碗口大的拳头就要打大黄。

    白亦容扯开嗓子,以生平最大的音量喊出来:“抓贼啦——”

    这一喊,惊得左邻右舍全都起身了,纷纷拿着锄头斧头出来。那两个贼人似是吓了一大跳,转身就要跑,却被大黄纠缠,脱不得身,只好被堵了个正着。

    灯光一照,两张熟脸明晃晃地出现在所有人眼中,有人甚至惊呼出声:“张大郎,张二郎!”

    可不,这分明是张铁牛家的两个儿子。见自己做贼被抓,两个人脸色涨得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大黄,回来!”白亦容唤回自己的狗,眼睛冷冷地扫过眼前这两人,“我看我们还是见官去吧!”

    两个人顿时吓得额头直冒冷汗,脸色白得跟纸似的,一点血色也无。

    这时,一个身影猛地扑倒在白亦容面前,哭喊着:“白郎,你就饶过我家两个孩子吧——”

    大家定睛一看,可不是嘛,这个哭喊的人正是张大郎和张二郎的母亲张秦氏。

    白亦容见两人神情愤懑,便问他们俩:“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张大郎和张二郎张了张嘴,垂头丧气道:“我们只是想吓吓你,并没有恶意。”

    说着,两人将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白亦容被气笑了,便说:“牛是我的,借你是情分,不借你是本分,你们因为这一点就怨恨我,意图牵走我的牛,难道你们占理了吗?要是这样,天下岂不是乱套了。”

    旁人纷纷称是,指责两位郎君,说做贼是不对的。

    张秦氏哭着说:“我们给你钱,求求你不要送我儿去见官!不然、不然……我今天就撞死在你家门口!”

    白亦容也初初了解了这个朝代的刑法,永和皇帝对盗贼的惩罚极为严厉,偷盗者一旦被判刑,那是要被斩掉双手的。所以,一旦被定为偷盗者,这个人离死也不远了。

    白亦容没有让这家绝户的意思,只是教训了几句就放过他们了,但是也不能太轻拿轻放了。

    “如若有下一次,我绝对会追究到底,”他严厉道,“不然,都会以为我白亦容是好欺侮的,不容我于世。”

    “不敢了不敢了!”张秦氏感恩戴德道,推着两个儿子,想赶紧离开这里。

    一向惧内的张铁牛挤开了张秦氏,走到两个儿子面前,恶狠狠地扇了两个儿子一人一巴掌,直打得两人嘴角冒血。然后,他又转向白亦容告谦道:“白郎心善,我张铁牛家欠你一个恩情。”

    白亦容见他神情诚恳,不得不松口道:“谈不上恩情,日后切不可再犯。”

    张铁牛吭哧吭哧道:“如果再犯,我第一个打死这两个孽子!”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也没什么戏好看了,围观的人都在里正的劝说下散了。

    然而,到了次日,这件事便传了开来,张家人走在外头都不敢抬起头来,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

    张秦氏还特特送来了一篮子鸡蛋,那可是他们家一个月的鸡蛋,自家都舍不得吃,硬是挤出来送给白亦容。

    白亦容也不推辞,收了下来,不然这家估计心里也要担惊受怕。

    发生了这茬事之后,白亦容便将建一座大屋子提上了日程。招来了几个匠人,花费了几天建好了泥坯房,顶头盖着茅草。

    由于永和皇帝赏赐的银钱足够,所以白亦容建了好几间房间,还用石块砌了一堵围墙,圈出了一个大院子。

    这下子,他可以养鸡养鸭,将大黄和这头壮牛安心地放到院子里去了。

    这天,他去找了铁匠,跟他说明了来意。这个时代的铁匠也不笨,一点就通,十分通透,很快就理解了曲辕犁的制作原理。

    经过几次试验,铁匠终于打造出了曲辕犁,并且征得了白亦容的同意,将这种铁犁推广出去。

    为了表示对白亦容的尊敬,这个激动的铁匠给铁犁取了名,为白郎犁。

    很快,这种铁犁就传了出去,铁匠逢人便道这是白亦容发明的,又亲自反驳那些说白亦容是傻子的谣言:“白郎聪慧,这白郎犁便是他所造,听说白郎纸亦是出自他的手,谁敢说他蠢笨不堪?”

    农家人就是聪明,很快就发现了曲辕犁跟普通铁犁的不一样,使用这曲辕犁,更加轻便灵活,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铁犁就传遍了大燕朝。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年代,这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

    白亦容的名字再次传遍了大燕朝,最后传入了永和皇帝的耳中。

    彼时,永和皇帝正撸起裤管,站在白沙村隔壁村子的田地里,跟着不知情的老农叨磕着。

    “这些年头,税负越发的轻了,亏得圣上英明,”老农聊着聊着,就将话题扯到了曲辕犁上面来,“这铁犁据说是白郎发明的,听说白郎纸就是他造出来的,最让人惊讶的是,那所谓的白郎不过是年岁不过十五的少年郎……”

    按理来说,传说只会越传越玄,可没想到白郎犁的传言倒是一字不差,毫不夸大地将白亦容的资料泄露出去了。

    永和皇帝顿起好奇之心,想要会会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身边随行的官员劝永和皇帝道:“皇上何不等回京后直接将他召入宫?”

    永和皇帝微微一笑:“这样子的他未必够真实,朕想微服私访,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造出薛涛纸的人物,想必才华也不会太少。”

    永和皇帝喜好白龙鱼服,曾经几次下江南,深入民间,探访民情。

    这次也不例外,次日,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驶出了这个小村子,摇摇晃晃地往白沙村的方向去了。

本站推荐:神医凰后:傲娇暴君,强势宠!神级龙卫农家小福女神级强者在都市超级保安在都市神秘老公惹不起都市极品医神我的微信连三界豪婿回到地球当神棍

农学大师在古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阁只为原作者洋葱头大脸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洋葱头大脸猫并收藏农学大师在古代最新章节